第一步:确定制定战略的目的
企业的发展包括其竞争力的发展和其自身的发展。
企业竞争力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竞争力水平的提高,以适应一定范围直接竞争的变化增加收益,为企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企业自身的发展是通过提高健康健全的生命力水平,为提高竞争力提供前提和要求,以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变化,实现持续稳定提高。
这两个发展有联系又有根本的差别,提升竞争力主要是增长及其内在的创新,提升企业自身的健康生命力,是全面的发展和根本的目的,它涵盖了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问题。
因此,有两种战略目的,就要有两种战略,即竞争力增长战略和整体发展战略。
企业首先要确定制订战略的目的,即如同毛主席讲的“革命的首要问题”。
第二步:选择研究制订战略的方法
针对两种目的和成果,有两种理论方法。
研究制订竞争力增长战略的是一般战略管理理论,基本方法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的SWOT分析法。系统方法主要应用在环境稳定、目标明确、关系可控条件下的对象,因此,系统方法以工具方法为中心.
研究制定整体发展战略的是战略统筹管理理论,基本方法是统筹学为指导的“主体-客体-环境统一法”。统筹学主要应用在环境不稳定、目标因素多变、不确定因素妨碍可控性的条件下的对象,因此,统筹学以人的利益协调为中心。
系统方法和统筹学是不同的综合方法。
第三步:组织研究本企业的发展观和价值取向
在确定制订战略目的和选择使用方法后,研究企业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的发展观、发展原则、价值取向等。这涉及企业发展的愿景、使命和事业取向。
企业不仅要追求未来在产业中的地位和位置,更要讲究以什么方式和原则去发展,也要考虑走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任何有理想的企业都希望有较高的产业地位和有利的产业位置,但若都走同样的道路,互相模仿、尾随,则不可能达到期望愿景,而会陷在同质化竞争中,因此,在制订战略中研究独特的发展道路(不是先做大后做强或者先强后大的轨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第四步:研究企业的存在依据和战略发展目的
企业存在的依据包括环境变化和环境需求。
研究企业依据要以发展观、发展原则、价值取向为指导,有不同的指导就会对企业存在的依据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抉择。没有主观认识和抉择的企业存在依据是不现实的。环境变化(如宏观调控)对于同产业的不同企业制约作用不同,正反映了企业对存在依据的认识和抉择差别,这是企业存在的前提。
研究企业存在依据前提的统一,要综合应用预见和预测两种方法,预见方法主要是辩证方法和统筹方法,预测方法包括SWOT方法。
研究企业的存在依据和存在前提的统一,是为了形成战略目的。战略目的是保证方向正确和竞争主动权。
第五步:研究企业的战略目标
实现战略目的的战略目标体系是由两个层次的多项目标组成的,第一层次是生命力水平目标体系,第二层次是竞争力水平目标体系。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包括第一层次目标体系和第二层次目标体系。企业的竞争力增长战略的目标体系限于第二层次目标体系,表现为以经营指标为中心。
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反映了企业发展方向和道路。制订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要研究涉及两个层次的目标体系及其统一关系,并根据企业生命力水平发展的实力和活力的和谐状况来划分战略发展阶段(生命力水平发展状况常常与投入产出情况直接相关)。
企业竞争力增长战略的目标体系反映了企业发展的实力和优势增长预期和要求。制订企业竞争力增长战略主要用供需方法、工具、技术等,以应对经营中的机会和风险的投入产出状况来划分发展阶段。
第六步:研究企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体系
企业的战略措施是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复杂的战略略目标体系要求有相应的战略措施体系。战略措施体系必须是统一的,互補互促的,有利于实现成功、优化、良性循环的。
任何措施都有条件性和局限性,要保证战略目标在多变的环境中实现,就要使多种措施合理组织搭配,这种组织搭配要以成功、优化、良性循环为原则,不能只从优化成最大化考虑。
企业发展观的战略措施主要集中在信息、组织、研发、人才、资本和输出方面。
第七步:企业战略审视
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的统一状况审视企业的发展态势,是动态的过程,是以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和不可逆原理为依据的。战略审视是与研究战略目的、战略目标、战略措施共生的,不是在制订和实施战略规划后的评价。战略评价只是对可以量化的定格的部分评价,实在不可逆状态产生后的评价(有历史意义缺少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制订是建立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