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国际上有几个重要的符号,一是“中国崛起”,二是“中国制造”,这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比较深的逻辑联系我们不去深究。我所关注的是“中国崛起”靠的是什么?靠“中国制造”吗?当然这应是其中之一,但一个国家的制造必然是与这个国家的管理咨询密不可分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因为缺失管理咨询是能够将制造上一个真正的台阶的。所以,美国有竞争战略和营销方面的理论大师,日本有精益战略和丰田生产方式的大师。我们中国必须形成这样的大师,否则崛起何来?
“中国制造”虽然靠摸石头过河的方式实现了第一次的伟大跨越,但是要想真正的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位置,必然要重视管理咨询业的作用。而事实上,中国建国60年来,企业界和咨询界已经突破了不少西方管理理论,逐步在完善中国的咨询理论的创新版图。
一,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
“赚钱才是硬道理”,正是这样的管理思维开始了中国企业的实践,中国制造凭借我们灵活多变的作业模式,强大的市场需求,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开始了我们的制造长征,我们的机电产业,家电产业,家纺行业等等相应的建立起了我们的生产线和完善的制造体系。
但我们所依据的理论是什么?是按照市场需求的拉动,是我们自身的企业资源特点,比如,海尔在学习日本的生产线的同时在改革自己的生产线,比亚迪在学习日本的生产线的同时颠覆了这个行业的作业方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从学习,引进国外的生产线,到出口我们自己的生产线,中国企业完成了一个真正的跨越和突破,以皇明太阳能为例,这个企业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制造逻辑,完成了世界上唯一的太阳能镀膜生产线,并将这种制造生产线逐步的出口到其他的国家,可以这样说,中国未来的制造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来实现这样转移。30年河东,30年河西,也只有这样,中国的制造大国的地位才可以突破低廉制造的阴影,走向“战略制造”的道路。
二,中国管理咨询业的本土实践
虽然,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就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才也是草根为多,但中国的管理咨询的本土实践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事业,在本土理论的创新方面已经实现了对传统西方理论的超越和颠覆。
聪明的中国人一定能够在自己的土壤里创新出全新的理论体系和颠覆传统的创新思想。中国大容量的企业实践给了中国咨询界一个绝佳的机会,这个机会将真正的诞生出一大批领跑世界的管理思想家。可以遇见,在未来的20年,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上将至少可以走出100位领跑世界的管理思想家和咨询顾问。我从来不相信西方的哪些管理理论能够真正的推动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理念,我所领导的咨询机构,已经通过大量的咨询案例出版形成了我们在“能力战略”、“营销变革战略”、“实操战略”和“连锁加盟盈利模式标准体系制订”等等方面的咨询管理研究成果。作为一个系统研究过西方管理理论的咨询顾问,我可以坚信我们在管理理论方面的高成就和对中国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的收益。同时,我也坚信我们中国大量的咨询顾问在本土实践上不同程度的创新成果也是推动中国企业不断走向新局面的核心动力。
三,没有管理咨询的创新就没有中国企业的未来
而事实上,正是中国管理咨询领域在本土环境的创新,中国企业才在这样的一个市场环境下不断的自我超越的。以中国华为公司为例,这样的一个伟大的公司正是在任正非的管理思维下成长起来的,从贸易开始的创业,到技术方面的不断积累,通过整合和创新,华为逐步成为国际电信巨头的强大的竞争对手,目前已经是几千亿的华为公司如果按照西方理论去运营,早已经沦globrand.com落为街头黄花了,我们可以看到华为的技术整合模式,低端破坏战略、利益共同体的思想都是在中国这个市场上的杰出实践。正如德鲁克所言,中国什么东西都可以引进,唯一不能引进的是管理,那么一个没有管理咨询创新的国家也就不可能真正的引导国家的企业走向世界。
补充一点的是,中国的管理咨询界不仅仅是哪些真正以咨询业为职业工作的人士,也包括中国大量的具有战略思想的企业家,这样的一个群体共同构成中国管理理论创新的群体,从实践中来,对实践进行系统的总结,再运用这样的理论,通过“知行合一”的中国思维,逐步构建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大厦。
因此,可以说,管理咨询的超越才可以实现企业的超越。但要实现这样的一个目标,目前看来,还是有些距离的。从文化上讲,影响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有几个问题,一方面,少数人大喊“中国崛起”,但另一方面,在管理创新方面又表现出妄自菲薄,总觉得西方的东西是不能超越的,看着西方概念漫天飞的现象,我们无力走出自己的思维框架,缺乏创新的勇气和谋略。另一方面,我们的不少实践派过于重视自己的经验,缺乏深层次思考和辨别价值的能力,咨询行业人才缺乏,很多人对这个行业认识不到位,甚至缺位。这些都影响这个行业的发展,也间接影响中国企业的更高的崛起。
管理咨询和管理实践总是如影随形的,二者之间的深度互动将直接影响这二个行业的价值互动。我们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管理咨询未来将会产生更好的价值,也将直接带动中国企业的更加伟大的实践。
信息来源:网络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