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信息化与企业信息系统选型的概念与内涵
(一)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流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反应速度和竞争能力。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引进系统软件到建成,中间会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企业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将这一过程视为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过程。
2、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要把握自身的主体特征。在国内一些企业的信息化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主体偏位的现象。有的企业将信息化工作完全外包,这样虽然能减少企业自身的责任,并能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但是,企业就无法培育自己的信息化队伍,从而造成主体偏位;有的企业完全立足于自主开发,这样,软件系统的开发就能完全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但是这样做的弊端是,不容易把握项目进度,难以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
3、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手段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企业首先必须了解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侧重点。目前可利用的信息技术手段中,最为常见的包括OA、MRP、CIMS、ERP、CRM等,企业一般会采用其中的某几种。其次,企业在考虑引进信息技术时,要充分了解自身的发展战略、自身所处的行业特点及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决定在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企业信息系统选型
企业的信息系统选型是企业实施信息化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也是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前期的信息化战略制定、业务流程的优化和管理规范、企业的信息系统规划等工作的直接体现。我们首先来了解企业信息系统选型的概念。
信息系统选型是指准用户在拟建设新信息系统之前,基于企业信息化战略和信息系统规划,结合信息化投入预算和对市面上主要系统产品和供应商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和评估,最后选择其中最适合企业自身需求和特点的产品。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规定,凡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或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的工业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其中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下或者职工人数300人以下的工业企业属于小企业。貌似庞大无边的中小企业市场IT水平如何?IT需求怎样?究竟哪些企业才是现实的市场?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有哪些显着不同的内在规律性? 计世资讯(CCWResearch)研究显示:中小企业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但整个中小企业市场的IT需求正在快速攀升,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04年10月,已有IT应用的中小企业数量400多万家,其中有20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IT应用系统。对IT需求最活跃的企业群是已经渡过创业期的、年营业额在1亿元以上的、外向型三资企业及民营企业,是中小企业IT市场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成千上万的蚂蚁型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还很有限。
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和员工素质的限制,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购买能力有限、使用环境较差,即使在一些较为重视信息化工作的企业中,计算机还只是更多地停留在充当打字机或电子账本的低水平,不仅没有实现内部的网络互连,而且,在业务过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一直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信息化的应用更是得不到普及。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真正实现CAD、OA、MIS系统的企业在全国1000多万中小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ERP系统,已实现的企业仅为2.9%,而且,还有近一半的企业没有配备计算机。即使在一些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好的企业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内部员工观念上的阻力。这些问题从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很多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在这个进程中之所以会失败,主要原因就在于对企业本身的认识不到位,对信息系统不了解。如果在实施信息系统之前,对信息系统没有全方位的了解,盲目上马,那么信息化对于企业来说只能是一个口号,电脑也就成了办公室里的摆设。
三、企业在选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一般认为,造成信息化实施失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实施方的能力问题,如不能很好地设计符合客户需要的方案和执行能力差;二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如企业管理不成熟,信息化准备工作不到位,以及对信息化效益抱有过高的期望;三是双方合作过程中出现障碍和裂痕,由于文化或利益冲突造成项目无法实施。当然还有一些问题,例如软硬件选择搭配不当、对客户培训与动员不够等等。那么企业信息化实际上面临哪些风险呢?
(一)方案风险也就是路径风险,通过选择什么道路,从哪里入手来进行信息化。例如是先CRM还是先ERP,又或是SCM等。目前不少实施方和客户都倾向追求看起来全面、功能完整、一步到位和在其他企业已经成功应用的方案,但是这些方案是否真的适合本企业?那些功能能否被充分利用?对这些问题往往关注不够,方案风险实际决定了企业信息化的整个战略成败。
(二)选型和设备风险由于目前各种软硬件产品非常多,不同应用平台和不同的开发工具,甚至不同的硬件集成,都将决定企业信息化未来的效益、维护成本和转移成本。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旦选型和设备选择不好,必将导致将来的维护成本非常高,转型困难或平台锁定后,更新换代风险的增加非常大,结果被这些平台和设备限制了自己的长远发展这种风险目前正在逐渐显现,而且后果也比较严重。
四 、中小企业信息化选型
企业选型究竟该选什么,尤其是中小企业是不是应该面面俱到?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在选型时所关注的一是价钱,二是能否迅速见效。中小企业资金、实力有限、没有耐心和能力上一套动辄数十万元的系统,更不能等上一年半载,所以中小企业不太可能选择完全定制的项目,只能选择通用性较强的系统。但这样,系统的灵活性、个性化及高端应用方面会有所缺失。那么企业应该如何选型?或者说,企业在选型过程中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首先,企业必须对自身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信息化是市场竞争给企业界提出的要求,中国早已加入WTO,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和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使国内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所以通过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必要的。而一些中小企业,其资产和销售收入不过几百万或一、两千万,他们不可能参照大型企业大而全的应用系统,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从关键点入手,有重点地实施信息化建设。
其次,项目上马前,企业对与项目相关的IT技术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的企业在刚上项目时不懂技术,所以也提不出具体的要求后来懂的东西多了,就开始给IT公司提要求,可签合同时并没有这些。对IT公司来说,答应企业的要求,成本要增加,企业不愿为此多付费用,因为免费给企业做,IT公司就要受损失,应用技术永远是在发展的,企业的项目建成后的IT技术发展水平与当初选型时的水平相比是不切合实际的。为规避这类风险,企业应关注自身需求和应用系统的不断成熟,并选择相对稳定的模式,而不是一味追逐新技术的脚步。
第三,信息系统供应商的选择。对于大企业来说,可以选择国内外知名供应商进行合作。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有限,不可能选择大供应商,那么他们应该如何解决选型的风险呢?中小企业上信息化和选择IT公司时面临的困难很多。首先因为项目小、利润少业务不典型和开发成本高等因素一般大供应商不愿与他们合作而选择小的供应商企业的风险又加大了,所以中小企业选型时一定要详细了、解供应商的背景,包括该公司成立时间、成功案例、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合作伙伴是谁等等企业应该明白自己要的不单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所以一定要选择既有能力又有经验的公司。
第四,企业在选型期就要注意避免将来在实施过程当中出现“信息孤岛”。如果企业使用的办公软件、财务软件等几部分不能连在一起的话,那么企业的升级、数据交换工作的将难以进行。为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企业在上马信息化时,最好从集成开始。在集成的过程中,涉及三大方面:一是信息集成,比如一个管理软件将企业所有部门和环节中产生的信息实现动态交换等达到所有部门和环节信息共享及利用;二是过程集成,包括纵向集成和横向集成,过程集成就是业务流程重组,比如某公司与下属企业的集成就是纵向集成,而不同模块之间的集成就是横向集成;三是企业集成,以上谈的是企业内部集成,而接下来还要做的是企业与业务合作伙伴和供应链之间的集成。
信息来源:CIO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