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20-38289070

管理+IT

管理+ITPEG咨询融合管理+IT,通过一系列整合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最本源的正向创新机制。

信息依旧孤岛

谈到企业的信息流动和信息共享,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想到一个久违的词——信息孤岛。信息孤岛出现在中国企业信息化以推进CAD设计为主的年代,当时由于出现了相当多的CAD设计软件,因此在一个企业当中同时使用几种设计软件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就出现了不同CAD软件所产生的文件格式不统一、三维模型在不同系统当中不能被相互调用,无法共享等问题。可以说,当时的“信息孤岛”概念是基于这样一个技术问题提出的。随着PDM系统的出现,不同格式的CAD文件可以进行查看和调用了,而“信息孤岛”现象并没有就此消失。

从应用企业的角度讲,目前企业对ERP和PDM的基本集成要求主要体现在:希望两者可以相互调用彼此的数据。简单地说,就是要求产品的相关数据可以通过PDM及时传递ERP系统当中,以及时指导加工生产;而当设计发生更改后,修改后的BOM亦可在ERP中得到及时对应的更新。记者从企业了解到的情况看,多数企业在这个程度的集成上都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但是在继续深入集成的过程中,问题就会比较突出。比如很多企业在设计的过程中,都希望设计人员可以直接查阅并选用ERP系统当中已有的标准件和采购件,这样不仅可以省去采购的过程,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企业的库存。这样的集成要求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暂时没有办法解决——PDM和ERP系统之间的“孤岛”可见一斑。

“上了PDM,也上了ERP,为什么我们很多的问题还需要开会来协调呢?”企业的管理者经常有这样的疑问。的确,很多企业目前的信息化水平已经相当高,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信息共享的问题。无论是PDM还是ERP,这些为了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在现实中遇到了问题:仍然有相当多的企业信息被少数人掌握,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无法了解到。是PDM的问题?还是ERP的问题?还是信息化本身的漏洞呢?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清华京渝天河软件公司技术总监曾宇波和多位企业当中的CIO,虽然大家对这个问题看法不完全一致,但是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目前企业当中,在ERP和PDM集成方面仍然存在“孤岛”。

遇到信息化系统不能解决的管理问题,大家首先就会想从信息系统提供商身上查找原因。

众所周知,目前的信息系统集成并没有一个业界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从技术角度讲,建立这样一个规范也不存在任何问题,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在2000年以后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这样的标准,但是由于涉及到厂商之间的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市场划分,甚至是工作量的多少等非技术因素,因此至今没有出台。面对这样一个没有规范的市场,对于任何一家软件提供商来说,他们当然不愿意主动放弃自己的软件构架去应用其他厂商的标准。因此任何一次的异构系统集成过程都成了不同厂商彼此较量的“战场”。对应用企业来讲,就只有在实施ERP和PDM系统的同时,额外选择一个第三方的系统集成商负责把所有的系统接口进行对接。这样的做法不但提高了企业项目实施的成本,使企业承担了更多的风险,而且软件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也会因为每次面对的系统不同、要求的集成程度不同而如履薄冰。于是原本通过技术可以解决的问题,最终演变成了漫长的谈判和详细的责任界定。

如果说在ERP和PDM系统实施的初期,信息系统提供商要对“孤岛”问题付大部分责任,那么在实施完成并应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孤岛”,企业就要考虑自身是否存在问题了。

首先,企业的业务存在问题会导致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共享。在企业信息化应用达到一定阶段以后,因为企业自身的业务问题所引发的集成问题就成了一个难题。以装配制造业为例,单件小批量生产模式企业的业务一般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掌控,这类企业在业务方面遇到的最大挑战在于: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数据所发生的更改比较频繁,而更改后的数据不能及时反馈到生产系统;同样身处装配制造业,多品种大批量生产模式企业所遇到的业务问题就更严重。对于他们来讲,传统的产品设计开发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大规模定制的需要,因此在这类企业中,业务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没有得到优化,产品开发的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PDM系统将很难把数据及时传递给面向订单生产的ERP系统。从而导致这类企业生产能力与新产品开发能力严重不相匹配。很多国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必须首先解决了自身的业务问题,特别是产品开发设计的方法和过程组织模型的问题,才能保证信息系统能够发挥其作为工具的功能。

第二,在企业不同部门之间所交流的“语言”不统一。各个部门都在用自己的专业业务语言来定义同一个事物,这就导致即使是对同一个事物、同一个特征进行描述,不同部门之间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导致理解上的偏差,企业数据资料由于表达问题不能被所有人利用。虽然统一编码和统一用语的工作在实施之初已经做过,但是如何坚持和如何保证标准的持续贯彻和面对新业务需求进行持续优化完善方面,现在的情况仍然不乐观。

最后,也是很多人讳莫如深的一个原因。在很多企业中都有这样的情况:设计部门只对产品本身的功能和外观负责;工艺部门只是解决设计部门对产品的设计如何进行加工生产的问题;制造部门只是根据工艺部门的图纸 进行生产……而只有营销部门对“市场需求”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搜集。设计部门、工艺部门和制造部门对“市场需求”不了解,并不能代表这个企业信息化实施得不成功,相反,设计部门和工艺部门之间可以通过PDM来传递关于产品的设计数据,而制造部门可以通过ERP来进行排产和采购原材料。问题是,更多的数据只是保存在部门内部,而并没有放到信息系统当中去进行流动,让更多的人可以分享到。就如同上面讲到的设计人员需要调用ERP数据的情况看,也绝对不是说ERP当中不存在这样的数据,也不能说不能实现这样的功能,更多的原因是,ERP当中的这部分数据内容涉及到了“部门机密”,采购部门对于是否可以将这些内容提供给设计人员存在疑问。此类的“信息孤岛”更突出地表现为:企业里很多的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组织和利用。从这个角度看,如何解决组织管理数据的问题,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正如北京清华京渝天河软件公司技术总监曾宇波所说:“一百年前的制造业也还没有标准件的问题,直到这个问题让所有的人头疼了以后,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所以,信息化系统异构集成的问题一旦引起了所有人的重视,形成了一个非解决不可的大氛围以后,应该会比较容易解决。”那么在现阶段,在规范没有统一、集成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帮助企业度过?

首先,企业要明确认识到,信息化项目就如同其他技术改造工程一样,需要不断地进行、不断地培训、不断地投入,而且这种持续的投入需要有详尽的规划和操作性的。北京清华京渝天河软件公司技术总监曾宇波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信息化工作对于企业来讲,就如同小孩读书,一定要按部就班地读完小学才能读中学、大学、研究生……千万不要奢望一个小学生能够一下子就读到博士,同样,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亦步亦趋地稳步前进,希望通过一个大型的信息化工程就解决企业的全部问题是不显现实的,也无异于揠苗助长。而在这个不断深化应用的过程当中,软件的替换,乃至整个系统平台的更换都是必然的。企业领导者必须认识到,这些信息化投入并不是没有价值,他们为企业留下了有效的数据、规范的流程、培养的人才,这些对于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在不同阶段,企业在选择软件时都需要特别关注软件的开放性、包容性、集成。企业只有做好这些基础的工作,普及了这些基础的理念,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孤岛”问题。

第二,企业必须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例如统一企业的数据编码和定义等)和规章制度的制订,并且将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在日常能够落实下去,坚持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当中的数据是能够被所有人使用,并且所有的部门都会按照制度使用和提供数据。这样就可以保证系统当中的数据具有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从而保证基础数据是有效的。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必要的保护,加强对数据安全性的控制,减少因为安全原因所导致的数据不共享。同时,制度的制订,也可以很好地解决企业组织管理数据的问题,从而减少人为的“孤岛”。

第三,企业需要在发展的同时,有意识地调整业务流程,完善产品的设计开发方法,只有业务理顺了,合理了,信息化系统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从而减少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孤岛”。

第四,在实施信息化项目过程中,软件厂商之间应该把应用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各退一步。无论是通过定义一种数据格式的方式,还是设计接口工具程序的方式,帮助企业从技术层面解决集成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一点,也是所有人都对记者提及的一点,就是人才。企业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信息化人才为己所用,因为有专业的信息化人才的规划、参与、指导、监督,以及后期的跟踪,决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在萌芽阶段就解决,不仅节省了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使用成本,更为企业的发展赢得了时间和机会。

信息,依旧“孤岛”,然此“孤岛”非彼“孤岛”——之前的技术“孤岛”经企业和厂商的共同努力得到了基本的解决,相信现在的管理“孤岛”仍然需要多方努力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