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20-38289070

管理+IT

管理+ITPEG咨询融合管理+IT,通过一系列整合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最本源的正向创新机制。

外国企业的三种发展模式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有三种基本类型: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莱茵河模式,隅田川(东京的一条河流)模式。其间的差别明显地表现在企业制度上。

“利润至上”还是“成长至上”

即使你不知道某家企业是哪国的,但只须向它提个简单的选择题便可获得答案。即:“利润至上”与“成长至上”孰为先。不加思索便挑前者的肯定是山姆家的人,毫无犹豫对后者称“哈伊”的自然是咱们的近邻。

企业的目标是赢利,而在选择企业的经营目标及其实现手段时却存在着利益预期和价值偏好的不同,美日企业之间的这种差异最为突出。众多的调查表明,英美企业往往把追逐资本收益率作为企业经营的首要目标,而把竞争即维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作为第二位目标;日本企业则恰恰相反,将企业的生存与最大限度的发展即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新市场的开辟、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开发以及确保企业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竞争地位放在首位。随之相伴的是英美企业的股东分红比例高留在公司的利润相应压缩,设备投资和研究开发支出相对少,可谓“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日本企业的股东分红比例低利润留在公司多;设备投资和研究开发费用大,可谓“公司主义的资本主义”。

“紧箍咒”的念法

美国企业的长期资金主要从证券市场筹集,其中30%是发行企业股票或是发行企业债券。机构投资者(退休基金.互助基金等)、个人持股约在36%左右的特点,使经营者在处理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之间的矛盾时往往得不到股东们对成长目标的有力支持,致使美国企业的经营决策偏重于满足股东分红的要求,股东作为企业所有者,经理作为企业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对立。

日本企业则以间接速效即以银行贷款为主,股权资本占30%,债券资本占70%。在股权资本中,法人股权又占了70%、个人持股率仅为23%,素有“法人资本主义”之称。德国也主要以法人持股为主,持股法人包括公司、团体和政府部门,个人持股只占小部分。由于法人持股更倾向于获得长期、持续的收益,因此,日德企业的经营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为前提的,且较易与资本所有者达成一致意见。

到底由谁说了算

正因为股权结构的不同,西方典型的企业领导制度——“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在各国又有着截然不同的涵义。在董事会结构上,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各国股份公司管理组织的基本结构一般都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者并存。相互制衡。大致上可分为两种基本模式:一是由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并行使董事和监事的任免权,董事会和监事会都对股东大会负责。美日英等大多数西方国家都采用此种形式;一是由股东大会选举监事会,由监事会选举董事会,股东大会和监事会分别行使监事和董事的任免权,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董事会对监事会负责称为“双层董事会”,德国则采用此种形式。

在董事会与经理的权力分配上,美国公司的董事会权力较大,作为股东大会的常设权力机构。在股东大会闭会期间总揽公司大权;德国公司较好地实现了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的严格分工、均衡配置;由于法人持股比例高、股东们又常有交叉持股关系,日本的股东对公司的影响力大部分因法人之间的相互储存关系而被抵销,出现了股东干预力相互抵消,实际上被“架空”的现象。因股东架空,来自所有者方面的约束甚少决定了公司经营者的自由度很大。日本公司的经理成为经营管理的权力中心。

“性格即命运”

从历史文化传统看。盎格鲁一撒克逊民族崇尚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相对而言,日尔曼民族和东方民族更强调群体观念。特别日本是一个盛行集体主义,有强烈团队意识的社会,个人依属于组织,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在各国企业的管理机制、劳资关系、用工制度等各个层面上都得到反映。

日本公司董事会的规模是西方国家中最大的。平均要比美国多7-8人。美国公司的董事会几乎都设有小委员会,而日本则没有。这是日本主张集体决策共同负责、美国强调个人决策个人分工负责的特点在组织机构上的反映。由公司以外的人担任董事、在美国公司董事会中的比例高达88%,说明美国公司注重获得忠告与建议的渠道、强调所有者与经营者权力和利益的制约和平衡。日本的董事大多数是从公司内部提拔,外部董事仅占10%左右,体现了经营家族主义的思想。

美国公司遵循的管理原则是统一决策、分级管理、层层落实、权责对等,工人一般不参与管理,用工制度是典型的市场配置型。日本公司中以总经理为首的常务委员会成员本身既是董事,又是公司内部的行政领导人,这种决策权执行权相统一的公司占日本股份公司的92%,说明其注重集体经营。其职工则通过劳资协议会参与公司管理,用工制度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和内部晋升制,整个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很强。

上一篇新闻: « 大企业如何再发展

下一篇新闻: » 危机管理六阶段